有個病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他是馬利亞和馬大的兄弟。當拉撒路病危,馬利亞和馬大就打發人去找耶穌求醫治(約11:1-4)。可是,當耶穌到了伯大尼,拉撒路已經被埋葬在墳墓裡四天了(39節)。這兩姊妹帶著哀傷的心,遇見「遲來」的耶穌,她們不約而同的埋怨主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21,32節)。
從馬大的反應看來,她似乎相信耶穌若然在場,就能醫治她的兄弟,叫拉撒路不致於死。但可惜太遲了,人既已死,主才到來,就無能為力了。試想想,在危機中,我們有像馬大一樣求過主,但卻受制於人的觀念,只相信我們認為可能的事?
再看馬利亞,她俯伏在耶穌腳前痛哭,好像一切希望都已消逝。她不明白神的計劃,也很難接受主的安排,因為她看不到主的醫治和行動,就落在灰心、失望,困惑與難過中。我們有否曾像馬利亞?在困境中,當我們得不到所想所求的事,就埋怨主,且任憑自己灰心喪志,容讓各種負面情緒湧現,繼而信心動搖,甚至對主失去盼望?
由傷痛的心靈所發出的哀聲,主耶穌總在聆聽。在祂的時間和定意下,耶穌說:「你們把石頭挪開」(39節)。當那相信只要耶穌祈求,父神就會聽衪禱告的馬大(27節)站在墳墓前,面對著一個死了四天的屍體,她確實不相信會有神蹟出現。
在面對困境,人不知如何面對。當主作工的時間表看來跟我們的想法不同,甚至相反時,我們對主的信心,豈不總受到人的觀念所限制?我們只相信主能作我們認為可能的事,而不會相信祂會作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或者,我們會質問神:為何你坐視不理?為何你故意叫我們吃苦?為何你任由我們四處碰壁?許多時候,我們豈不也像馬大和馬利亞,似乎對神有信心,但卻信心不足?
我們有否察覺?直到耶穌揚言:「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他們才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望天禱告父神後,就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那死人就出來了(40-44節)。我們豈不明白擋在墳墓門口的「石頭」就是攔阻人信靠,順服神的各樣人意嗎?事實上,我們若要經歷主復活的大能,便必須除去一切人的觀念和意見去「把石頭挪開」。它們若不被挪開,就不能看見復活主的大能。當人以信心接受神要作的工,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在神沒有難成的事(耶32:17),只要人踏出信心的一步,就能看見,因為我們還未說出來,神已經聽了(詩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