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週
主題文章
蒙召祝福之旅進入了第二星期,我盼望神已經給你和你的小組一些讓你祝福的對象。如果還沒有的時候,請繼續的懇切禱告,亦同時從敬拜禱告中繼續與神進深關係。從第二星期至第四星期我們會學效耶穌怎樣透過聆聽,聚餐和服侍來祝福我們身邊的人和社區。在這星期的靈修當中,我們會從約翰福音中學效耶穌基督怎樣聆聽神和聆聽別人。
許多時,在與人相處上,我們是聽見(hear)而不是細心的聆聽(listen)。聽見是被動的和沒有選擇的。當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聽,但很多時候都不放在心裡。聽見是以自己為中心,甚至在別人還未完成他們的說話前,我們便急著回應,說出我們的意見。但聖經說:「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18:13)。相反,聆聽是主動的,是刻意的,是為別人著想的。聆聽到的每句話、語調、表情,甚至每個動作都會刻在聆聽者的心裡。
聆聽是愛的表現
Paul Tillich 曾經說過「愛的首要職責就是聆聽」(The first duty of love is to listen)。聆聽是一種愛的表現,聆聽者要首先將自己放下來,透過聆聽將別人的生命引進他們的心坎內。沒有專心聆聽就好像將別人拒諸於門外一樣。已故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曾經說過「差的聆聽是一種拒絕,好的聆聽是一種擁抱,差的聆聽令到別人渺小,好的聆聽令到他們覺得存在和重要。」(Poor listening rejects, good listening embraces. Poor listening diminishes the other person, while good listening invites them to exist, and to matter.)1。當人得到別人的接納和認同時,就更加願意敞開他們的生命。因為知道別人是以愛去聆聽他們。因為神的愛充滿了我們,我們就不再以批判的耳朵去聆聽,而是以愛心去聆聽。潘霍華又說「正如愛神是從聆聽的祂的話語開始,愛人是從學習聆聽他們開始」(Just as love to God begins with listening to His Word, so the beginning of love for the brethren is learning to listen to them)2。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耐性去聆聽別人,當別人說了一半的時候便很快打斷了他們的說話。原來,一些曾受傷害和極度傷痛的人,更需要長時間來建立信任,才可以敞開心懷與人分享和表達。我們可以向神祈求祂賜下耐性,但我們更應求神的愛充滿我們,使我們常活在祂的愛中,讓祂的愛充滿我們的生命。因為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的。
聆聽是恩典的禮物
聆聽是一份無形的禮物,每一個人都可以送贈,但隨著人的忙碌,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去付出。聆聽是將我們的時間無條件地送上,且是帶著恩典的。這恩典就是當別人在亳無期盼的時候,卻得著我們的聆聽。聆聽是生命恩典的湧流,當我們生命常常經歷神無私恩典的時候,我們就不自覺地願意付上我們的時間,沒有期待回報,只願意細心去聆聽。
聆聽需要謙卑的心
聆聽是需要一顆謙卑的心,聖經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2:4-7)。聆聽不是出於自己的意念,而是學效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成了我們的榜樣,謙卑自己成為了奴僕,作出無私的奉獻。聆聽確實是以無私的服侍去關顧別人的事,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先聆聽神才聆聽別人
我們現在明白到聆聽原是愛,恩典和謙卑,便知道聆聽的方法故然重要,但最重要還是曉得聆聽別人的原動力是基於我們與神的關係。只有神才是愛和恩典的源頭。只有神才是我們謙卑的榜樣和能力的所在。而屬神的人必聆聽神。聖經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10:27)。當我們不願意去聆聽別人的時候,我們可能要反省我們與神的關係。
潘霍華曾說:「有很多人尋找聆聽的耳朵,但他們在基督徒群體中找不到,因為基督徒在應該聆聽的時候卻在說話。但如果他不聆聽他的弟兄,到最後他也不聆聽神;他在神面前甚麼也不作,只是胡說八道。」(Many people are looking for an ear that will listen. They do not find it among Christians, because these Christians are talking where they should be listening. But he who can no longer listen to his brother will soon be no longer listening to God either; he will be doing nothing but prattle in the presence of God too.)
1 Bonhoeffer, Dietrich, Life Together.
2 Ibid.
每週挑戰
反思
讓我首先在神面前作一個聆聽者,在聆聽神當中經歷到祂的愛和恩典,讓我在聆聽別人的時侯得知他們的需要。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