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週
第一週
第四天
早晨回城的時候,他餓了,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到跟前,在樹上找不著甚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門徒看見了﹐便希奇說: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
這正是一年之初無花果樹收割之期,又正值三月尾的聖期,無花果樹剛長成,雖然不及六月收成的好,但仍可以作食用。雖然是距離收割時侯尚早,但樹既然已長出葉子,就表示該有成熟的果子。耶穌當時經過,餓了,以為可以取果子充饑。我們不其然會問,耶穌為甚麼要咒詛一棵不在結果時令的樹呢?答案是樹上茂盛的葉子顯示它應已結了果子,但可悲的是這現象帶來錯的訊息。耶穌在這裡給我們一個發人深省的教導:樹被咒詛並不是它不結果子,而是它展現了會結果子的生命,但沒有結果子。耶穌舉出這活生生的比喻是要指出那些虛有敬虔的外貌,內裡卻是空洞的人都會被咒詛。表面上是指著以色列人說,但事實上是指著所有沒有展現真正屬靈生命的人說的。就當時馬太福音的背景,針對的是猶太人的領袖,他們有敬虔的外貌,並沒有行出真正的公義來。這訊息很清楚說明:那些自稱敬虔的人最好要活出公義的果子,否則神的審判就臨到他們。
耶穌回答門徒的問題常提到祂早期的教導(參 太17:20)就是在信的人凡是都能,就算是把山搬到海裡也可以—這可能指著他們所站立的橄欖山,或許這是一個較誇大的例子—但其意思是無論事情大小,只要有信心必能成事。
透過這個神蹟和與門徒的答問,耶穌說出信心的禱告帶來力量,祂的一生所教導的信心就是真正信靠神的能力,並識別神的旨意。他們應懂得先要洞悉神的旨意,後以信心的禱告祈求它的發生,不管事情看來怎樣沒可能。
最近有什麼事情令我信心動搖?嘗試以信心交託給主,讓神的能力在我的生命彰顯。
主,加添我禱告的信心,使我照著你的旨意來榮耀你。也給我勇氣去結果子,帶領朋友歸向基督。阿們。